刘效礼:纪录片=总统套房丨纪录片从业者调查

2024-09-03 11:38

  《中国纪录片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》是国内首次对纪录片从业者进行的画像和研究。纪录片从业者调查关注纪录片界的真问题,着眼于纪录片人真实的生存状态。

  刘效礼,中国视协理事、兼职研究员,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原会长,首届“范长江新闻奖”获得者。1996年进入中央电视台,从事电视纪录片创作,历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部编辑,中央电视事部副主任、主任,电视宣传中心主任,少将军衔。

  刘效礼将军的舞台不是战场和军营,而是千家万户的荧屏。他带领一个肩扛摄像机的团队,走遍祖国河山,用镜头记录一个民族的历史。在他40年的职业生涯中,刘效礼共拍摄了400余部纪录片。

  代表作品:《望长城》、《中华之剑》、《中华之门》、《让历史告诉未来》、《》、《》、《孙中山》、《解放战争著名战役》、 《孙子兵法》等。

  《望长城》被人们称为“中国纪录片新的里程碑”;三部伟人传记——《孙中山》、《》、《》让领袖走下了神坛,走近了人民,开创了历史文献纪录片的新形态。

  《中国纪录片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》于2016年11月对刘效礼进行了专访,和他谈谈纪录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。

  任远(中国传媒大学著名教授,中国纪录片研究开创者之一)他生前曾经跟我说,“军事部真行啊,命题作文都做得这么好。”我说,任老师,可不是别人弄的,都是我们自己弄的。三个伟人的片子(《》、《》、《孙中山》)都是我们自己提出来报到台里去,台里说同意,那我们就拍了。

  长征系列的片子也是这样,我们喜欢创作这样的题材,不是台里交给的任务。但是那个时候,不会像现在这样有很多长征的片子,资源就那些。(20)17年是建军90周年,我不知道17年顶层有什么设计,也不知道别人要拍什么东西,我想90周年,应该拍一个很好的片子。但是,我觉得别一窝风都去拍,因为它的资源就那么多,都去挖,就跟挖矿一样,对资源是很大的浪费。

  《望长城》的创新,我觉得是倒逼的,就是逼着你干,不干不行了。87年拍《让历史告诉未来》以后,那种类型的片子特别多,这是一个。再一个就是地方台正在播一部纪录片,叫《长城内外》,就是沿长城十几个城市吧,各个省拍各个省,然后合起来。如果以他们那种表达方式去拍,肯定现在很旧,所以就逼着你必须得创新了。

  最重要的价值,实际上就像家庭相册一样。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,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。这说的很形象的,直白一点,纪录片人是为国家记日记、记影像的。汉代出现了司马迁,留下史记,我们纪录片人就是做影像史记工作的,因此我觉得纪录片很崇高。并且纪录片队伍很好,中国纪录片是纯粹的,不像娱乐圈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。

  环境变好了,现在纪录片也变好了。领导重视了,特别这些年,管理部门非常重视纪录片创作。但是纪录片卖不了多少钱,纪录片人赚不了多少钱。(纪录片人)日子可以过的好一点,但是永远成不了富翁,他成了富翁,他就不是纪录片人了。因为他的任务就是去记录社会,而不是商业价值。商业价值一高,就是甲方纪录片,就是有投资的,那就变味了,不管怎么弄,它就变味了。

  前几天放映的《湄公河行动》电影是关于缉毒的,我看网上就有很多人想起了《中华之剑》那部片子。很多人还记得那个镜头:一个缉毒的警察牺牲了,躺在棺材里,80多的老母亲拨开人群,打了儿子一耳光“不是说好了吗?我先走,你怎么先走了呢?”。典型的纪录片镜头,感动了很多人,我觉的这样的方式很好。现在有个栏目叫《走遍中国》,就是领着大家走;《奇域》也是,就是把自己看到的东西投射给观众,我认为这方式很好。纪录片越鲜活的越好,总是一本正经、模式化的创作,连自己的孩子都会怀疑,这是真的吗?

  我为我是纪录片人感到很自豪的,对社会的价值我也很赞同,搞纪录片一点都不丢人,很高贵的。我以前曾经说过,纪录片在一个台里,它是代表一个台里的整体水平的。纪录片就像一个五星级酒店总统套房,住在这个套房的人肯定很少,但是你一个酒店里没有总统套房,你评不上五星级。一个台也是这样,别的节目再花哨,没有纪录片,你这个台就是软体动物。

  小编后记:至此,《中国纪录片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》系列专访结束了,我们共采访了14位纪录片从业者,这14位老中青三代纪录片从业者表达了他们对于纪录片、对于纪录片从业者的想法与感受。每个人对纪录片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,还有很多纪录片从业者正在前行的路上,我们无法一一感知。但我们知道的是,那些在路上的纪录片从业者正在绘制一幅纪录片的蓝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