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玟自杀离世!生前语音曝光:背后3个残忍真相刺痛全网……

2024-09-30 18:25

  李玟因抑郁症在7月2日于家中做出轻生举动,送院后一直昏迷,经过多日抢救无效,最终于7月5日离世。

  和所有人一样,刚爆出这条热搜的时候,我心想这又是谁在恶作剧,尽管铺盖天地的报道涌来,我还是无比希望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说:这是假的,大家别被骗了。

  她是大众认知里的那种绝对巨星,我们听着她的歌长大,那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“好迪真好,大家好才是真的好”依然深深印刻在脑海里,她给人的印象从来都是活力、热情、自由。

  可就是这样一个一直以积极、阳光、乐观、正能量面对观众的人,突然有一天因为抑郁症离开了,那股难以言喻的悲痛,如鲠在喉。

  我们常说,真正的告别从来没有长亭外古道边,也没有肝肠寸断依依惜别,因为我们对生离总抱着再见的希望,也许就是在某个平常的午后,对着朋友说了句再见,就匆匆归入人海。

  一个熟悉的人就这么突然去世了,震惊、惋惜、好像被抽走了什么的复杂情绪,在全国范围内弥漫开来。

  我们哀悼,不仅仅是为一位好歌手的离世感到遗憾,更来自于——在我们少年青年中年时期,陪伴我们成长、带给我们力量的那颗耀眼的、热烈的、真正的“明星”陨落了。

  父母都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,她的童年本应在父母的加倍疼爱下度过,接受良好的教育,过着相对富足的生活。

  但在母亲怀孕期间,父亲就因病去世,李玟成了遗腹子,童年开局便是跌宕坎坷。

  为了赚钱养家,也为了完成李玟父亲当初的梦想,原本学外科的母亲转学了中医,在一家华人开的中医诊所上班。

  一边上班,一边备考医生执照,一边照顾孩子日常起居,有时候晚上还要黏胶花维持一家人的生计。

  本身就缺乏父爱,母亲的艰辛全看在眼里,让她过早地学会了坚强和懂事,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。

  面对环境转变和文化冲击,她全无应对之力。比如当时还不会说英文的她,英文考试从来是垫底。

  但是父母都是高材生,智商和学习怎么会差,李玟很快调整好了自己,在第二个学期的英文考试时,就拿到了第二名。

  受国外文化环境的影响,她自信、活跃、坚韧、不服输的性格,也在那个时候慢慢建立起来,人生开始慢慢上扬。

  1991年,16岁的李玟代表学校参加美国妙龄小姐选美(Miss Teen USA),获得了冠军。

  17岁那年,她意外发现自己的唱歌天赋,于是报名参加了美国加州地区的歌唱大赛,斩获冠军。

  18岁那年,她回到香港过暑假时,又参加了TVB举办的华人新秀歌唱大赛,以一首惠特尼休斯顿的《Run to you》拿下了亚军。

  1994年,不到20岁的李玟发表了第一张个人专辑《爱就要趁现在》,一个月就突破了13万张实体销量。

  为了成为歌手,她不得不放弃放弃学业,进入环境复杂、竞争又激烈的娱乐圈,有时候还不得不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。

  加上当时地唱片公司并没有格外重视这个初出茅庐的新人,让李玟一度困惑,觉得自己的特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。

  但是那颗想要改变命运的决心和从小环境锻炼出来的坚韧,让她坚持了下来,即便拿着1000台币一周的生活费,自己给自己化妆,录音也要趁着半夜时段更便宜去录音棚,她都从来没有说过要放弃。

  皇天不负有心人,1996年,她遇到了一个懂得欣赏她的贵人姚谦,并签约索尼音乐,为她量身定制适合她风格的歌曲,李玟的歌手事业正式走向巅峰。

  “我签CoCo的初衷就是想放大她ABC的特质,和大部分女歌手走的贤淑路线区分开。”

  于是我们看到,在1998年,李玟发行音乐专辑《Di Da Di 暗示》,3个月便卖出了100万张。

  在神仙打架的90年代,一头亮眼红发的李玟,带着一首《真情人》火遍大街小巷,还有她那标志性的“电动马达臀”,从小有成就的新人,一跃成为华语乐坛的性感天后。

  后来的她,5次登上央视春晚,2001年,还作为第一位在奥斯卡献唱的华人女歌手,为获奖电影《卧虎藏龙》献唱经典《月光爱人》。

  因为母亲从小教育她谨记自己是中国人,不要忘本。所以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,总是强调自己想把华人音乐、中国音乐推向全世界的野心。

  “我的头发是黑色的,我的皮肤是黄色的,我以中国人的身份登上奥斯卡的舞台,我一定要表现好。”

  尽管那时候的她,因为长期压力过大,患上急性支气管炎而完全失声,喉咙出现严重状况,在台上只能用高八度假声唱歌。

  因为天生左腿有缺陷,且手术不成功,导致这么多年在舞台上又唱又跳都是靠右腿去支撑。后来触及旧伤,髋关节移位,在没有软骨的保护下,神经线被压住了。在忍受痛楚很多年后,现在已无法正常生活,必须接受医院的治疗。

  甚至在她轻生的当天,她还在给粉丝发语音说“我会加油…我非常想念大家,我再努力努力”

  就像叔本华说的:快乐总是低于我们的期望,而痛苦则永远超出我们对它的想象。

  人对痛苦的感知总是比快乐更敏锐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快乐阈值越来越高,所以快乐越来越少,对痛苦却越来越敏感,所以痛苦无处不在。

  而李玟最让人心疼的是,她总是把快乐积极的一面给了大家,把黑暗无力的一面留给了自己。

  在我们的印象里,抑郁症患者是冷漠、缺乏活力、精神不振的,所以很难理解为什么李玟这样看起来阳光开朗的人,会逃不过抑郁症的侵蚀。

  他们在大家面前表现得充满活力,但是当人群褪去独处时,那种被孤独、沮丧、绝望、悲伤、无意义深深包围的感觉让他们无力抵抗。

  在翻看李玟过往的时候,我了解到在她小时候,母亲曾教育她:“在外面一定要微笑,才能够招人喜欢。”

  所以李玟从小就把笑容挂在脸上,笑起来,眼睛像月牙一样弯弯的,性格也很活泼讨喜。

  李玟从小失去父亲,家庭困顿,又在颠簸起伏的环境下长大,接受中美巨大的文化冲击,刚成年又进入了鱼龙混杂的娱乐圈,心智确实很难不受到影响。

  身体不好,做什么都会痛苦,而2023年这次左腿病情恶化,不得不接受手术,放大她的痛苦,加速了她本就摇摇欲坠的身心走向崩溃。

  我想她一直是缺乏安全感的,所以对感情的需求是希望它恒久且稳定,能够及时给予她理解、温暖、力量和支撑。

  从刚开始的分分钟妙不可言,到后来的厌倦和懈怠,不是简单的爱错了人,更是从救赎和治愈转变为失望和灰心的过程。

  她给自己加油打气走过了很多年,但这一系列的原因叠加在一起,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  “有一天晚上的时候,大概在凌晨两三点左右,正在犯病,抑郁症来了,她看着眼前的药说:‘我说我就不吃,我看我能不能对抗它。’

  然后等到大概三四点,她开始不行了,她就想去跳,因为她说,觉得这个可以解决掉自己的问题,她就起床,穿衣服,从卧室走出去,经过客厅的时候,看着妈妈的房间开了一条缝,每晚她和妈妈睡觉的时候,房间都会留着一条缝,对流才能睡着。

  她很爱她的妈妈,于是她在门缝里往里看,接下来的这个画面我这辈子都难以忘怀:‘我爸爸的脸转里面,妈妈平躺着睡,她旁边还有一把椅子,放了水杯,有衣服,我过去了,把妈妈的被子放在旁边,衣服放旁边,我坐在椅子前面,就这样看着爸爸妈妈,我觉得我等一下要去解决掉这一切,于是我看着妈妈的手这样平躺着放着。然后我就上前,轻轻地摸了一下妈妈的手’。

  她说她的手搭上去,对着妈妈的手,妈妈突然死死地拽着她的手,然后她就抽不出来了,她不敢动一下,妈妈就在那里睡觉,抓到凌晨5点半,整整坐了两个半小时左右。凌晨5点半,妈妈睁开眼说:‘你吃什么早餐?给你做’。

  妈妈就起床,给她做早餐,她就跟着妈妈,然后妈妈把早餐做好,往她旁边一放,说:‘孩子,不要做傻事’。

  故事中的妈妈知道这一切,但是她知道抑郁者患者的情绪很敏感,所以那晚她一直在假装睡觉,怕刺激到女儿。她知道女儿想,所以紧紧攥住她的手,让她无法出去。但是到了早上,做完早餐,她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:

  热搜上的词条说,李玟80岁的母亲首先发现女儿在寓所轻生,送医抢救直到脑死亡仍然不肯放弃。

  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在眼前消逝,我不知道这对母亲来说,是多大的冲击、痛苦和难过。

  你的朋友、你的家人,即便是远方的陌生人,屏幕前的读者,都希望你一直好好的,别放弃、熬下去、看开点、走出来。